油门和刹车

如果把产品开发看成一辆汽车,研发就是油门,质量就是刹车。研发总有往前冲的欲望,质量则风险意识十足。正常情况下,两者配合,汽车就能平稳运行。

但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研发和质量总是在相爱相杀,不断冲突和解的过程中,跌跌撞撞地配合,完成产品的开发工作。

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研发和质量基本有共识,这种问题比较简单,踩下刹车,修好再上路。但对一些灰色地带的问题,研发和质量的冲突就体现出来了。研发倾向于一脚油门就过去了,但质量往往希望踩下刹车,修好再上路。处理好这种冲突,是提升团队效率的关键。

首先,尽量减少灰色地带。这个要不断地迭代并完善产品质量的测试和验证体系,每个质量标准都需要量化,近乎刻板的规定。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比如 MTBF,就要求产品在定义好的功能下,能够无故障运行 xxx 小时。这种规则需要达到无歧义,可重复的标准。就是说,定义好规则后,任何一个人,按照规则执行的测试,都能获得相同的结果。如果规则定义不够细,就可能导致质量人员有“个人发挥”的空间,就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测试结果。

其次,提高研发和质量人员的质量素养。完全消除灰色地带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问题是定义为 Normal 级别还是 High 级别,总是存在一些“个人发挥”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说,质量素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研发人员必须清楚,引起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无法估量的。质量人员也必须清楚,任何质量标准的落实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好的质量素养,总是能够平衡好风险和成本。这里的平衡,即有科学的成份,也有艺术的成份,还要求相关人员有产品意识。可以说,这部分问题的处理效率,决定了一个团队的整体效率。

最好的情况,研发和质量人员能够非常高效地达成共识。这种情况下的团队效率最高。但这里的困难在于,对质量人员来说,总是希望把“个人可发挥”的,灰色地带的质量标准往高里定,因为这样做对质量人员来说,只有收益(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概率),却不需要付出成本。对研发人员来说,总是希望把“个人可发挥”的,灰色地带的质量标准往低里定。因为这样做,研发人员为了达成质量标准,付出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这是两者冲突的根源。只要有灰色地带存在,这种冲突就不可避免。

解决冲突的关键,就是站在更高的维度,平衡好质量和成本,平衡好时间和风险。

有些公司为了提高效率,会把质量部门设置在研发部门之下,相当于由研发来主导质量。这种架构,效率会更高,但需要承担一定的产品质量风险,一般适合初创公司,或者一些试错型的产品。有些公司,把质量部门和研发部门设置成平行的部门,这种架构能够实现较高的产品质量,但往往效率较低,适合成熟的公司。

只顾着踩油门,迟早车仰马翻。只顾着踩刹车,终归止步不前。有勇气踩油门,有魄力踩刹车,有智慧区分二者,这才是一个优秀产品人。

(完)


Post by Joey Huang under daily on 2022-09-03(Saturday) 23:44. Tags: 每日随笔,


Powered by Pelican and Zurb Foundation. Theme by Kenton Hamalu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