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经济学解释

引子

共同富裕是我党的政治纲领。改开初期,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目标没有变化,依然是共同富裕,只是途径变成了先富带动后富。这些年的扶贫,西南和西北的大基建,转移支付,就是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具体措施。

我也一直把共同富裕看成是一种政治课题,直到最近读到一些资料,发现共同富裕有非常好的经济学解释,甚至它本身就是个经济学课题。

经济危机

共同富裕怎么会是经济学课题呢?这就得从经济危机谈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基本上每隔几年就来一次。

销毁牛奶

上图是美国奶农在经济危机时期销毁牛奶,大家应该都看到过类似的图片。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产能过剩。整个社会需求和购买能力的远低于产能,就会产生产能过剩,进而演化成经济危机。

实际上,这里的原理也不复杂,资本家开工厂是为了赚取利润,这些剩余价值被积累起来,没有转化成需求和购买力,时间一长,自然需求和购买力就会低于产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村子里有个面包厂,每天生产 100 个面包,每个面包卖 1 元。假设,村子里(加上面包厂老板)总共 20 个人,每个人每天需要 5 个面包。这些面包全部都卖出去了,面包厂老板营业收入是 100 元,除去成本(原材料以及工人工资)80 元,面包厂老板赚了 20 元。假设这 80 元的成本没有进一步产生剩余价值,全部发给了除老板外的另外 19 个人手上。第二天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依然生产 100 个面包,每个面包依然卖 1 元。此时,这 100 个面包就没办法全部卖出去了。因为工人手上只有 80 元。而老板赚走的 20 元不会全部拿出来买面包,这部分利润就被积累起来了,无法产生有效的需求和购买力。

大家都看出来了吧。产能过剩的本质原因,就是财富向少数人手里集中。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单单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这种现象。甚至我国封建社会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每隔 300 年左右就要改朝换代一次?本质上,就是因为土地向少数人手上集中,农民生活越来越艰难,帝国的税收没有保障,国家越来越穷。稍有风吹草动,比如天灾,农民起义,整个国家就得重来一次。

现代社会也一样,那些富人有的是方法避税,而普通人,只能是“只有死亡和税收无法避免”。

总结一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贫富分化,富人的财富无法支撑起有效的需求,而穷人的需求又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进而导致产能过剩,经济危机

解决之道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历史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鸦片战争,英国的目的并不是要占领中国,而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所以,英国赢得战争后,除了赔款,更重要的是,让中国开放通商口岸,以便能够给英国国内过剩的产能找到市场。大家熟悉的印度,也是这个套路。实际上,印度就是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的,把印度变成廉价原材料来源地以及商品倾销市场。

美国的策略略有不同,他们通过发展出庞大的中产阶级来解决。而且,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存款,鼓励消费,预支未来。当然,美国的崛起会更复杂一些,包括一战二战的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二战导致整个欧洲的资本和科学家转移到美国带来的资本和科技红利。

中国的一带一路,就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案。一来,可以让一带一路参与国享受到中国物廉价美的商品。二来,可以把中国过剩的产能,成熟的基建能力输出。三来,在国际上提高中国的影响力。可以说一举多得。这就是所谓的“外循环”。

共同富裕,就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内循环”的策略。通过扶贫,转移支付,税收,财富的二次分配等措施,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改开前半程,“效率优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半程,就要开始“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大家应该有印象,前段时间,支付宝上市进程被终止,打压互联网资本野蛮生长,这些都是为了实现“兼顾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具体措施。

总结一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主导的外循环,以及“共同富裕”,“兼顾公平”的内循环,避免财富过度集中,从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结尾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不敢生病,害怕失业,每个月房贷,养娃,基本月光。算不算贫困人员,国家能不能也“转移支付”支持一下。

实际上,这是种误解。你这是妥妥的社会中坚力量,需要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我国 6.1 亿人,月均收入不足 1000 元(2019 年数据)。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128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412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6902 元。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9629 元。

注意,2021 年的数据是以年为单位的哦。所以,如果你的月工资 5000 元,那真是妥妥的中坚力量了。当然,区域差别还是很大的,5000 元拿到一线城市确实是毛毛雨,准贫困阶层。拿到西部三线城市,那是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实际上,国家这几年对城市中产阶级的呵护还是比较明显的。个税起征点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娃,房贷都可以一定额度地税前抵扣。此外,经常有一些不定时的税收优惠,比如笔者就享受过房贷补贴,最高可达到月供的 45%。还有个税补贴,最高可达年缴纳个税的 50%。这些都只是区域性的,而且有时间限制,还跟个人的年收入,所在企业的税收等等有关系。但总体上,确实享受到了一些政策的红利。

总之,我们改开 40 年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将近 200 年的发展历程,整个国家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个人生活,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改善。共同富裕,不止是政治纲领,更是一个解决产能过剩的经济手段。在这个逻辑下,我相信,它绝不止是个政治口号,而是一个具体的,可达成的目标。

(完)


Post by Joey Huang under daily on 2022-09-02(Friday) 23:44. Tags: 每日随笔,


Powered by Pelican and Zurb Foundation. Theme by Kenton Hamalu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