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有惊喜

人生处处有惊喜

高中的时候,语文和英语都比较差,只能勉强混个及格的那种。高考也是凭着数理化,勉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印象中,从小就怕写作文。小学的时候,一提到做好事,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实际上,我们村就压根没有斑马线。

谁能想到,现在每天至少仅仅因为工作,就要写下 2000 字(邮件 + 技术文档 + 代码)。而且每周至少开几次英语电话会议,可以用英语向外国友人强烈表达我们的不满(因为他们老 Delay)。更奇怪的是,自己还喜欢上了写作。虽然写得还不怎么样。

作为一口地道莆仙地瓜腔的人,上大学的时候,普通话就是宿舍人嘲笑的对象。经常一开口,人家马上就说:哦,你是莆田人?

谁能想到,令自己虚荣心爆棚的业余产品之一,竟然是一堆视频:《Pandas数据分析视频教程》,《Python爬虫基础》,《Scratch 3.0少儿编程魔法课堂》。前两者是 麦子学院 征稿作品。后一个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约稿。可惜,麦子学院经营不善,前俩视频已经下架了。

再一次证明了: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写到这,我仿佛听到了认识我的几个朋友们杀猪般清脆的笑声。也猜到了少儿编程视频教程的阅读量的波动。

人生处处有惊喜。站在当下,你可能对未来非常迷茫,我 xxx 这么烂,感觉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但事后回顾,你会发现原来处处有惊喜,当然有时也会有惊吓。

怪不得,大家都说,悲观者往往正确,而乐观者往往成功。

主动和被动

人在职场,难免遇到一些糟心的事。你和朋友约好晚上去打球,临下班,老板交代了个重要的事情,必须加班完成。

似曾相识吧。作为将近不惑之年的 80 后,我们的标准操作是骂句娘,然后留下来加班。年轻一点,血气足一点的,可能直接就把老板顶回去,继续打球去了。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个人的体会是,不管是走是留,把它变成你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外界逼得你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这种“掌控”感会让这种二选一没那么难受。所谓 Pain is necessary, suffering is optional。

比如,你想留下来加班。最好你的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我认为这个事情对公司非常重要,对我个人的成长也非常重要。我需要在这种特殊的时刻,把这个事情搞定,来证明,我在职场上是个“靠谱”的人。

如果你想去打球。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对我个人而言,和朋友的这次约会比公司的事情重要得多。剩下的,无非是和老板解释清楚你的决定,并且跟老板建议你觉得可行的替代方案。

鸡蛋从内部打破,它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它只是食物。任何时候,从我们内心出发,带来的力量感会更强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讲的就是这个话题。

一种投资买入方法

除非你只有一万块钱,否则每次一把梭哈的买入卖出显然不是好的方法。

很多价值投资者采用“左侧”分批买入的策略。左侧,是指下跌途中,跌到某个具备投资价值的点位开始买入。分批,是指分多次买入,时间和空间要拉开。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跌到什么时候算是“具备投资价值”。这个涉及到估值计算问题。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估值计算方法。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谈估值都不一定谈得清楚。

时间拉开,是指两次的买入时间不要太接近,一般一个月为宜。空间是指,两次买入的价格要有一定的差价,比如 8%,10%。

投资标的也有讲究,这种方法适合那些“不死”的指数基金,或行业基金。如果对个股,有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除此之外,投资中还有一些反常识的数学。比如一个股票从 100 元跌到 20 元,下跌了 80%,此时的你勇敢地抄底,以 20 元买入,结果又跌到了 10 元。相对原来 100 元的价格,看起来跌得不多,而对抄底的你对而言,却下跌了 50%。接下来,这个股票需要涨 100% 你才能回本。

信息势能

今天收到一个网友的反馈:感觉文章讨论的话题偏浅。

仔细想想,这个意见非常中肯。

每次写作时,我都选择那些,对我的假想读者有比较大的“信息势能”的话题来写。因为只有这样的话题,我才能驾驭得了。对我来讲,这个层次的深度,原本就是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写起来很快。另外,通过写,可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一个事情,能够让别人听得明白,才说明自己是完全掌握的。

从外部评价的角度。如果你的认知水平是 80 分,你最多只能写出 70 分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只对认知水平 60 分的读者有价值,能够产生信息势能。

从内部评价的角度。你总能通过提高表达技能,写出无限接近你的认知水平的文章。通过输入和思考,你可以不断地提高你的认知水平。这样一个循环下来,整体水平都提高了。很多写作者都有这样的感受,看到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会脸红。

(完)


Post by Joey Huang under daily on 2022-02-28(Monday) 23:44. Tags: 每日随笔,


Powered by Pelican and Zurb Foundation. Theme by Kenton Hamaluik.